自住物業負資產點算?會導致破產嗎?負資產意思及可能後果

此文律師為你解釋何謂負資產的意思及與破產的關係

近年香港樓價下跌,愈來愈多供樓人士擔心自住物業跌入負資產,甚至擔心會否因此走上破產一途。到底「負資產」是什麼意思?遇到負資產應該點算?自住物業變負資產會否即時被銀行Call Loan或收樓?負資產會否導致破產?林志宇律師事務所團隊以下詳細拆解負資產的定義、計算方法、對業主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什麼是負資產?了解負資產意思

「負資產」的意思指手上雖持有資產,但其價值低於為該資產而負擔的債務,一般主要用於物業資產上。當物業的市值低於尚未償還的按揭貸款額,業主即使賣樓也無法清還所有貸款,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即變成負資產。例如,若一個物業當初以600萬元買入,承造九成按揭(即貸款額540萬),後來樓價跌至500萬元,這時物業的市值已低於未償還的按揭貸款,符合了負資產的意思。

如何計算負資產?

計算負資產並不複雜,只需要知道兩個數字:

1. 物業的最新市場估價:這個可以透過銀行、地產代理或專業估價師獲得

2. 尚未償還的按揭貸款餘額:這個數字可以在你的銀行月結單上找到

計算公式為:

尚未償還的按揭貸款餘額 − 物業的最新市場估價 = 正/負資產金額
如果計算結果是正數,物業仍然屬於「正資產」;但若結果是負數,那就代表物業當下已經成為負資產。

例子:現時一個物業的銀行估值為400萬元,尚欠銀行按揭貸款額為450萬元,套用計算公式:400萬 − 450萬 = -50萬,結果得出該物業有50萬元的負資產款額。

為何會出現負資產?自住物業負資產與按揭成數之間的關係

自住物業會否成為負資產,與按揭成數有密切的關係。申請高成數按揭(例如九成或以上按揭)的業主,由於自備的首期較少,一旦樓價下跌超過其已付的首期比例,就更容易迅速跌入負資產狀態。相比之下,選擇較低按揭成數(例如六成或七成)的業主,則有較大的緩衝空間,承受樓價下跌的能力較強。

本地部分新盤提供的發展商高成數按揭,雖然初期利息可能較低,但當蜜月期結束後,利率可能大幅調升,且在樓價下跌時,這類物業在銀行估值上可能更為保守,導致業主難以轉按至銀行,或需大幅補錢才能轉按,加重財務負擔。

負資產自住物業會被Call Loan或收樓嗎?

在香港,當自住物業變成負資產,業主一旦無力供款,最常見的結局就是被銀行Call Loan,若業主無力償還,銀行會根據按揭合約行使權利,將物業收回並公開拍賣,變成「銀主盤」,業主亦最終失去所有權益。

香港銀行對於自住物業的負資產業主,通常只要能準時供款,並不會即時Call Loan或收樓。銀行主要著眼於業主的還款能力,普遍不會因物業市值的短期波動而有所行動。如業主長期拖欠供款、違反按揭條款(如未經同意出租高成數按揭單位),銀行才會考慮Call Loan,要求業主在短時間內清還所有貸款。

延伸閱讀:被Call Loan點算?可導致破產?供樓人士須知Call Loan限期及後果

自住變成負資產的後果

在被銀行Call Loan以外,亦要注意自住物業一旦變成負資產,業主的財務靈活性會大受限制。第一點是負資產下難以轉按或加按,銀行審批會更嚴格,業主幾乎無法套現,甚至可能被迫繼續為高息按揭計劃供款,加重經濟壓力。第二點是若本來有計劃以樓換樓,亦因賣價不足以清還貸款,必須自行補差額贖樓,令換樓比樓價高時困難得多。

負資產會導致破產嗎?

「負資產」不等於「破產」。 破產是一個法律程序和狀態,而負資產只是一種財務狀況。只要業主能如常供款,銀行不會主動Call Loan。然而若業主長期斷供,銀行就可能執行Call Loan,而若業主無法還款,即會收樓拍賣。一旦賣樓所得款額仍不足以清還欠款,作為債權人的銀行,有權向作為債務人的業主追討差額。若最終無力償還,業主不單失去居所物業,甚至有機會被頒令破產,帶來嚴重後果,包括資產被接管、信貸紀錄受損、未來難以申請貸款或信用卡,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延伸閱讀:債務人與債權人是什麼意思?被債權人追討債務有什麼方法舒緩?

負資產點算?如何面對負資產的方法

面對自住物業陷入負資產,業主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 維持供款能力:只要能如常還款,銀行一般不會主動收樓或Call Loan,因此要注意保持供款能力。

  • 積極開源節流:考慮增加收入來源,例如短期兼職、接 freelance 工作等。同時要嚴格控制日常消費,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將省下的錢用於應急儲備或提前還款。

  • 建立應急儲備:理想情況下,應儲備至少6至12個月的生活費及供款額,以應對突發狀況,例如失業或收入減少。

  • 重新規劃投資組合:如果目前手上有其他投資,可評估資產的風險與回報,考慮是否調整配置,例如將部分高風險投資轉換為較穩健的資產,並增加流動性,確保供款不受影響。

  • 有困難與銀行協商:如遇經濟困難,應盡快與銀行溝通,嘗試申請延長寬限期,或協商新的還款計劃。

  • 考慮債務重組:如財政壓力極大,可考慮申請債務舒緩或重組計劃,避免到破產局面。

長線持有:不少業主都抱「自住樓不用怕」的樂觀心態,如無資金需要急於賣樓,同時又有能力供款,則大可耐心等待樓市復甦,負資產情況有機會隨之消失。

林志宇律師團隊 與你一起走出負資產困局

以上了解過負資產的意思及與破產之間的關係後,希望各位業主對於負資產破產及點算會減少憂慮。一旦如你正面對自住物業負資產的困擾,或擔心未來供款能力不足,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林志宇律師事務所團隊專於處理物業加按債務重組債務舒緩破產相關的債務問題,能根據你的情況度身訂造合適的解決方案。立即聯絡林志宇律師事務所預約專業諮詢,及早部署,避免問題惡化至無法挽回的地步。